<menu id="0qyc0"><code id="0qyc0"></code></menu>
  • <center id="0qyc0"></center>
  • <ul id="0qyc0"><source id="0qyc0"></source></ul>
  • <center id="0qyc0"><source id="0qyc0"></source></center>

    合同的解除情形有哪些(合同解除的法律條款)

    在線問法 時間: 2024.01.16
    360
    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xiàn)某種情況,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有解除合同的權利,第五百六十三條 【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約定解除根據(jù)合同自愿原則,當事人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享有自愿解除合同的權利,指合同生效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當事人以解除合同為目的,經協(xié)商一致,訂立一個解除原來合同的協(xié)議,當事人約定解除合同包括兩種情況:1.協(xié)商解除。

    在什么情況下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在什么情況下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我在下文為您具體介紹有關法律知識,希望分享的內容能夠有所幫助。

    在什么情況下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 【合同約定解除】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fā)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條 【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xù)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約定解除

    根據(jù)合同自愿原則,當事人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享有自愿解除合同的權利。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也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約定解除合同包括兩種情況:

    1.協(xié)商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當事人以解除合同為目的,經協(xié)商一致,訂立一個解除原來合同的協(xié)議。比如,乙公司向甲公司訂購了一批服裝面料,準備生產時裝,但由于乙公司的生產訂單被取消,乙公司不再需要訂購的面料,于是與甲公司協(xié)商一致解除合同。

    協(xié)商解除是雙方的法律行為,應當遵循合同訂立的程序,即雙方當事人應當對解除合同意思表示一致,協(xié)議未達成之前,原合同仍然有效。如果協(xié)商解除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的合同有效成立的條件,比如,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解除合同的協(xié)議不能發(fā)生法律效力,原有的合同仍要履行。

    2.約定解除權。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xiàn)某種情況,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有解除合同的權利。比如甲乙雙方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出租人甲與承租人乙約定,未經出租人同意,承租人允許第三人在該出租房屋居住的,出租人有權解除合同。也可以約定,出租房屋的設施出現(xiàn)問題,出租人不予以維修的,承租人有權解除合同。解除權可以在訂立合同中約定,也可以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約定,可以約定一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也可以約定雙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當解除合同的條件出現(xiàn)時,享有解除權的當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而不必再與對方當事人協(xié)商。解除權的約定也是一種合同,行使約定的解除權應當以該合同為基礎。

    由于約定解除也是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因此,該約定應當符合合同生效的條件,不得違反法律,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必須經過有關部門批準才能解除的合同,當事人不得按照約定擅自解除。

    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沒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畢前,當事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解除條件出現(xiàn)時,行使解除權而使合同關系消滅。有下列情形: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的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能預見,指行為人主觀上對于某一客觀情況的發(fā)生無法預測。對于某一客觀情況的發(fā)生可否預見,因人的認知能力不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水平各異,預見能力必然有差別。因此,不可預見,應以一般人的預見能力作為判斷標準。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表明某一事件的發(fā)生具有客觀必然性。不能避免,指當事人盡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不能避免事件的發(fā)生。不能克服,指當事人在事件發(fā)生后,盡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不能克服事件造成的損害后果??陀^情況,指獨立于當事人行為之外的客觀情況。一般說來,以下情況被認為屬于不可抗力:(1)自然災害。自然災害包括地震、水災等因自然界的力量引發(fā)的災害。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常常使合同的履行成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需要解除合同。比如,地震摧毀了購貨一方的工廠,使其不再需要訂購的貨物,要求解除合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我國和英美等國都承認自然災害為不可抗力,但法國認為自然災害不是不可抗力。因此,在處理涉外合同時,要特別注意各國法律的不同規(guī)定,(2)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爆發(fā)可能影響到一國以至于更多國家的經濟秩序,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3)社會異常事件。主要指一些偶發(fā)的阻礙合同履行的事件。比如罷工、騷亂,一些國家認為屬于不可抗力。(4)政府行為。主要指合同訂立后,政府頒布新的政策、法律,采取行政措施導致合同不能履行。

    不可抗力事件的發(fā)生,對履行合同的影響可能有大有小,有時只是暫時影響到合同的履行,可以通過延期履行實現(xiàn)合同的目的,對此不能行使法定解除權。只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時,當事人才可以解除合同。

    2.因預期違約解除。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預期違約分為明示違約和默示違約。所謂明示違約,指合同履行期到來之前,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則明確肯定地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他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違約,指合同履行期限到來前,一方當事人有確鑿的證據(jù)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在履行期限到來時,將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合同,而其又不愿提供必要的履行擔保。預期違約,降低了另一方享有的合同權利的價值,如果在一方當事人預期違約的情況下,仍然要求另一方當事人在履行期間屆滿才能主張補救,將給另一方造成損失。允許受害人解除合同,受害人對于自己尚未履行的合同可以不必履行,有利于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3.因遲延履行解除。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遲延履行,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間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對于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未履行。債務人遲延履行債務是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但并非就可以因此解除合同。只有符合以下條件,才可以解除合同:

    (1)遲延履行主要債務。所謂主要債務,應當依照合同的個案進行判斷,一般說來,影響合同目的實現(xiàn)的債務,應為主要債務。比如買賣合同,在履行期限內交付的標的物只占合同約定的很少一部分,不能滿足債權人的使用要求,應認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有時,遲延履行的部分在合同中所占物質比例不大,但卻至關重要,比如,購買機械設備,債務人交付了所有的設備,但遲遲不交付合同約定的有關設備的安裝使用技術資料,使債權人不能利用該設備,也應認為是遲延履行了主要債務。

    (2)經催告后債務人仍然不履行債務。債務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的,債權人應當規(guī)定一合理期間,催告?zhèn)鶆杖寺男小T摵侠砥陂g根據(jù)債務履行的難易程度和所需要時間的長短確定,超過該合理期間債務人仍不履行的,表明債務人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或者根本不可能再履行合同,在此情況下,如果仍要債權人等待履行,不僅對債權人不公平,也會給其造成更大的損失,因此,債權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

    4.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比如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超過期限履行合同,債權人將不接受履行,而債務人履行遲延。又比如,履行質量與約定嚴重不符,無法通過修理、替換、降價的方法予以補救。

    5.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解除情形。比如,因行使不安抗辯權而中止履行合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也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請求解除合同。

    法律規(guī)定解除的條件,并不是說具備這些條件,當事人必須解除合同,是否行使解除的權利,應由當事人決定。

    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種情形

    合同解除的7種法定情形分別是雙方協(xié)商一致的情況下解除了合同,因為不可抗力的原因已經沒有辦法實現(xiàn)合同目的,雙方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已經成立,對方當事人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延遲履行合同義務等情形。

    一、合同解除的七種情形有哪些

    1、合同解除的七種情形有:

    (1)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

    (2)當事人約定的條件成就;

    (3)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4)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5)一方遲延履行合同,在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

    (6)一方遲延履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7)其他情形。

    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

    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fā)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xù)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二、解除合同需要走哪些流程

    解除合同需要走以下流程:

    1、協(xié)議解除。一般經過要約、承諾兩個階段;

    2、行使解除權。通知對方,對解除合同存在異議的,可請求法定機構解決;

    3、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xù)的,應遵守特別程序的規(guī)定。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它問題請咨詢專業(yè)律師。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條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fā)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續(xù)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guī)章制度;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員工本人:

    (一)員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適當工作。

    (二)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jù)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xié)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xié)議。根據(jù)本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按員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給予經濟補償金,工作1年給1個月,其中第(二)種情形最多給12個月。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jù)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xié)議的。

    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yè)職工總數(shù)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yè)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jù)的客觀經濟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合同解除的七種情形

    合同解除的七種情形包括:

    1、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

    2、當事人約定的條件成就;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4、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5、一方遲延履行,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6、一方遲延履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7、其他情形。

    簽訂合同流程是:

    1、當事人互相交換與訂立合同有關的基本事實和情況;

    2、對合同的約定條款進行協(xié)商,達成一致;

    3、采用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訂立合同;

    4、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綜上所述,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

    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fā)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xù)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合同解除的五種情形

    法律主觀:

    一、合同解除的五種情形

    我國法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 不可抗力 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二、民法典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情形

    民法典規(guī)定的無效合同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所謂欺詐,就是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欺騙對方,目的是使其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而與之訂立合同。如以次充好、以假充 真,利用托兒共同欺騙他人,假扮訂立合同騙取對方的定金、預付款。構成欺詐要有一方有欺詐的故意,實施了欺詐的行為,受欺詐方簽訂合同是受欺詐的結果 等要件。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為。即雙方當事人互相勾結,為牟取非法利益,共同訂立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如以低價變賣國有資產,代理人與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等。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指當事人訂立合同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目的和內容上是非法的。如名為聯(lián)營、實為借貸的合同,名為借貸、實為非法集資的合同,名為分包、實為轉包的合同,為逃避債務而轉移資產的合同。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也就是違反公序良俗的合同,它違反了社會公共道德,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和生活秩序。如提供場地給他人進行淫穢表演、聚眾賭博、賣淫嫖娼等活動。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法律是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是指由國務院頒布的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是指法律、行政法規(guī)中規(guī)定人們必須為某些行為或不得為某些行為,如違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合同,非法買賣麻醉藥品的合同。

    6、格式條款和免責條款。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民事法律行為 ,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三、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幾個情況

    當然無效所謂當然無效,即不問當事人的意思如何而當然不生效力,既不需要當事人主張其無效,也不需要經過任何程序。當然,無效民事行為的當然無效,雖然不需要經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的裁判,但當事人對其是否無效有爭議時,可以提起確認之訴,請求法院予以認定。

    完全無效所謂完全無效,指民事行為雖然具備了全部成立要件已經成立,但因為欠缺生效要件而實際上完全不發(fā)生當事人所欲發(fā)生的法律效力。應當注意的是,無效民事行為的完全無效是針對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言的,并不妨礙它發(fā)生該民事行為效果以外的其他效果。例如,在具備侵權行為的要件時,將發(fā)生侵權行為的 損害賠償 的法律后果。

    自始無效無效民事行為,因為不具備生效要件,自該行為成立之日起即為無效,這與行為成立即已發(fā)生法律效力,而后因解除或者撤銷再歸于無效不同。

    確定無效無效民事行為,不僅其成立時不發(fā)生法律效力,以后也絕對沒有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可能。這與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可以經過補正而生效不同。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 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fā)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xù)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一方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一、一方有權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jù)(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當事人在下述情形下可以解除合同:

    1、當事人的約定。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也可以經協(xié)商一致解除合同。但當事人約定或協(xié)商解除合同時,必須是當事人雙方協(xié)商一致,并且解除合同不損害國家利益。

    2、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

    根據(jù)(合同法)第94條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遇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事件。不可抗力既包括地震、火山爆發(fā)、水災等自然事件,也包括戰(zhàn)爭、罷工等社會事件。由于不可抗力完全改變了當事人訂立合同時的客觀環(huán)境,當事人繼續(xù)履行合同已不可能,因此不可抗力成為合同解除的當然條件。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此即英美法上的預期違約或先期違約制度,即指在期限屆滿之前或先于履行期之前一方違反合同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法律為了保護相對方的利益,賦予相對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在這種情況下,相對方解除合同必須催告遲延履行方,并給予其合理的寬限期。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在這種情況下,相對方解除合同不必催告遲延履行方。⑥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二、解除合同有什么后果

    1、根據(jù)履行情況,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狀態(tài),當事人雙方的具體情況。

    2、根據(jù)合同性質,是指什么類型的合同,是買賣合同,還是租賃合同或者服務合同。合同性質不同,其處理方式不同。

    3、恢復原狀,指恢復到訂約前的狀態(tài)?;謴驮瓲顣r,原物存在的,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種類物,可以用同一種類物返還?;謴驮瓲钸€包括:

    (1)返還財產所產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財產占有期間為維護該財產所花費的必要費用;

    (3)因返還財產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4、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的措施。

    5、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的損害賠償范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確定:

    (1)協(xié)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xié)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xié)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fā)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解除只向將來發(fā)生效力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溯及既往的,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

    (4)損害賠償額應當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合同的法定解除條件是什么

    一、合同的法定解除條件是什么

    1、合同的法定解除條件是:

    (1)不可抗力,指不能預見、避免、不可克服的現(xiàn)象;

    (2)拒絕履行;

    (3)遲延履行;

    (4)根本違約,指第三人遲延履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

    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二、合同解除的七種情形

    合同解除的七種情形包括:

    1、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

    2、當事人約定的條件成就;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4、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5、一方遲延履行,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6、一方遲延履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7、其他情形。

    法定解除合同條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其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規(guī)定的情形。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xù)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種情形

    民法典合同解除的七種情形:1.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解除合同;

    2當事人約定的條件成就時解除合同;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5.當事人—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6.當事人—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7甘他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tài)、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在線反饋】

    達到退休年齡解除勞動合同能有經濟補償金嗎

    達退休年齡后協(xié)商解除合同要給經濟補償金嗎?法律主觀: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后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并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了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其中并不包括動者達到退休年齡而勞動合同終止。因此,用人 ...
    2024-01-12 18:07

    單方解除合同情形有哪些(有權單方解除合同的情形)

    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xiàn),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未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 ...
    法律百科
    49熱度

    建設工程合同無效的情形都有哪些(建設工程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建設工程合同無效的情形有法律分析: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導致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情形包括:1、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業(yè)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2、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yè)的名義。等等。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 ...
    2024-01-12 17:54

    支付2倍經濟賠償金情形(解除勞動合同雙倍賠償?shù)那樾?

    一、支付2倍經濟賠償金的法律依據(jù)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依法提前通知或者未支付經濟補償費的,應當支付勞動者2倍經濟補償,因此,只有在解雇方無正當理由 ...
    離婚法律
    442熱度

    定金條款的生效時間是什么時候(定金條款的法律規(guī)定)

    定金合同生效的時間一、定金合同生效的時間1、定金合同在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并生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定金的數(shù)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 ...
    2024-01-12 17:17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情形有哪些(不能履行的合同有效嗎)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履行不能使債的目的客觀上無法實現(xiàn),因而導致債務消滅或轉化為損害賠償之債, 第一、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 ...
    法律百科
    575熱度

    合同撕毀是不是等有合同解除

    股份合同撕毀了是不是就沒效了合同撕毀后是否還有效要看情況。合同如果是依法訂立的,一般自成立時生效,撕毀合同并不能減損合同的效力,所以合同仍然有效。如果合同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撕毀后就無效。合同撕兩半有效嗎?雙方合同撕毀后還有效。 ...
    2024-01-07 14:02

    合同撤銷權案由包括哪些(合同撤銷的情形最新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 ...
    法律百科
    845熱度

    房屋有買賣合同但是沒過戶在法律上生不生效

    房屋買賣合同沒過戶生效嗎法律主觀:房屋未過戶的買賣合同依然生效,但對房屋僅享有債權,不發(fā)生物權變動的效力。房屋未辦理物權登記導致未進行過戶屬于物權變動問題,不影響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條不 ...
    2024-01-12 16:47

    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提前解除租賃合同協(xié)議)

    (3)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 ...
    法律百科
    362熱度

    哪些情況下可以解除購房合同

    購房合同什么時候能解除購房合同符合下述情況的時候可以解除:法律依據(jù):《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二十條?按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計價的,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載明合同約定面積與產權登記面積發(fā)生誤差的處理方式。合同未作約定的,接以下原則處 ...
    2024-01-12 18:24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工資如何進行結算

    1、試用期內被辭退,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立即結算工資,一次性結清,4、被開除了工資是當天全部結清,法律規(guī)定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法律客觀:《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勞動 ...
    法律百科
    531熱度

    租戶違約解除合同押金退不退呀(租戶未到期提前解除合同怎么處理)

    房客的房租租賃合同被解除是否有權要求對方返還押金?房客的房租租賃合同被解除是否有權要求對方返還押金,具體如下:1、如果合同中規(guī)定了退還押金的條件和方式,則租賃期滿或合同解除后,房東應當按照約定的條件和方式退還押金;2、如果合同沒有規(guī) ...
    2024-01-07 14:09

    協(xié)議解除收養(yǎng)關系的情形(協(xié)議解除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

    人民法院處理解除領養(yǎng)關系的糾紛,應當堅持保護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的原則,保護合法的收養(yǎng)關系,保障收養(yǎng)人和被收養(yǎng)人雙方的利益,根據(jù)不同情況實事求是地妥善解決:1養(yǎng)父母和生父母反悔,要求解除收養(yǎng)關系的,人民法院應查明情況,聽取被收養(yǎng)人的意 ...
    法律百科
    368熱度

    買賣合同逾期付款利息法律規(guī)定(買賣合同逾期付款利息法律規(guī)定 民法典 判例)

    在買賣合同中拖欠貨款能否主張利息法律分析:買賣合同拖欠貨款可以主張利息。合同中月約定的,按照約定;如果合同沒有約定的,可以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一定上浮比例來主張利息。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 ...
    2024-01-12 17:11

    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具體法律效力(被迫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相關法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 ...
    法律百科
    146熱度

    正常離職多長時間能解除勞動合同(正常離職多長時間能走)

    辭職最快多長時間能把合同撤銷勞動合同是否在辭職手續(xù)辦理完的當天就解除,要區(qū)分以下情況:1、如果當事人是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一致,再辦理辭職的,那么辭職手續(xù)辦完的當天,勞動合同就解除了;2、如果是勞動者單方面提出辭職的,在試用期間的,要提前 ...
    2024-01-12 17:21

    陰陽合同哪個是有效的(陰陽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陰陽合同的糾紛應該怎么處理一、陰陽合同的糾紛應該怎么處理1、陰陽合同的糾紛,應當作以下處理:(1)認定陽合同無效不能認定為有效的民事法律關系;(2)認定陰合同有效,應當認定其有效成立,合同雙方應當以陰合同為準實際履行;(3)如陽合同的 ...
    2024-01-12 17:43

    合同的解除情形有哪些(合同解除的法律條款)

    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xiàn)某種情況,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有解除合同的權利,第五百六十三條 【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約定解除根據(jù)合同自愿原則,當事人在法律規(guī)定 ...
    法律百科
    360熱度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附隨義務是

    勞動合同第三十九條內容是什么勞動合同第三十九條內容是: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4、勞動 ...
    2024-01-07 14:00

    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單位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嗎

    懷孕期間合同到期單位可以解除合同嗎懷孕期間公司不能在勞動者無過錯情況下解除勞動關系,懷孕、產假、哺乳期勞動合同到期的,按規(guī)定勞動合同要延續(xù)到哺乳期結束,因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 ...
    法律百科
    746熱度

    合同解除后可以否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不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對還是錯一、解除合同可以主張違約責任嗎民法典規(guī)定,若因為違約解除合同,則可主張違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條 【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 ...
    2024-01-07 14:59

    刑訴法解除凍結條款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刑訴法關于解除查封的相關規(guī)定如下: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第一百四十三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 ...
    法律百科
    142熱度

    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是怎樣的(簡述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

    合同法定解除的五種情形及法律后果情形: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 ...
    2024-01-12 17:44

    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的(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保險合同屬于格式合同,當保險合同的免責條款約定涉及到以下內容時無效: 保險合同屬于格式合同,當保險合同的免責條款約定涉及到以下內容時無效: (一)免除保險人依法應承擔的義務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險人責任的,《保險法》第十九條,采用保險人 ...
    法律百科
    606熱度

    終止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種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什么法律分析:關于勞動者在勞動合同存續(xù)期間可以解決的情形有多種,可以經勞資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者可單方面提前三十天書面通知單位解除,如果試用期期間則為提前三日通知解除;還包括其他諸如單位不按時發(fā)放工資 ...
    2024-01-12 17:25

    租戶違約解除合同押金退不退呢(租戶違約提前退房押金和租金不退)

    租房合同簽了一年,但租了半年想不租了,押金能退嗎?違約金怎么付?如果租房合同約定了違約扣除押金的押金不退,違約金根據(jù)租房合同中的約定進行計算。合同中沒有寫明違約責任的,租房違約一般會根據(jù)違約的實際情況來要求違約方承擔,房東可以要求 ...
    2024-01-12 18:22

    合同無效,違約條款是否有效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呀

    如果合同的部分內容無效,違約條款能夠獨立存在,那么無效部分被確認無效后違約條款繼續(xù)有效,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就應當按照合同的有效約定,合同無效違約責任條款是否有效合同無效的違約責任的條款也是無效的,只有在合同生效的前提下,當事人才會 ...
    法律百科
    247熱度
    久久免费小视频,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三区,黑人强伦姧人妻日韩777,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 动漫
    <menu id="0qyc0"><code id="0qyc0"></code></menu>
  • <center id="0qyc0"></center>
  • <ul id="0qyc0"><source id="0qyc0"></source></ul>
  • <center id="0qyc0"><source id="0qyc0"></source></center>